安徽颍上:武动课间 少年承魂——传统武术焕新校园文化
发布时间:2025-04-02
来源:金台资讯 浏览次数:416
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传承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。在“双减”政策的推动下,近年来颍上县第七中学(第十六小学)将传统武术融入大课间活动,学生们挥拳踢腿、整齐划一的武术操场景成为校园新风景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强健了学生体魄,更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了活力,为校园增添了一抹独特的“中国风”。

“叮铃铃”,随着大课间铃声敲响,三千余名学生迅速列队集结。伴随着激昂雄壮的武术操音乐,学生们化身为一个个小小的“武林高手”,挺拔跨立,时而气沉丹田,时而吼声震天,弓步冲拳、侧身踢腿、转身劈掌……一招一式整齐划一、刚劲有力,展现出蓬勃的朝气与活力,将中国传统武术的恢宏气势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武术操,是将武术的基本动作与课间操的韵律相结合,形成的一种新型体操形式。它不仅保留了武术的刚劲有力、形神兼备的特点,还融入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节奏与编排。自2024年开始,学校积极响应“体教融合”政策,将大课间时长延长至30分钟,并融入了这套近5分钟的《英雄少年》武术操,学生每日练习,以“抱拳礼”彰显武德教育,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学校邀请了专业武术教练编排动作,从基础动作开始练习到马步、弓步、踢腿和挥拳,每一个动作都确保科学性与安全性。学校还严格规定教师不得占用课间时间,切实保障学生每日运动时长。目前,武术操已成为学生最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。学生们纷纷表示,学习武术操,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,自信心和责任感也得到了明显增强,更体验到武术的博大精深,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。
从传统广播操到武术新风尚,颍上县第七中学(第十六小学)的课间活动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的生动缩影。下一步,当地将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武术所特有的文化与教育功能,将中华武术作为立德树人、强健体魄的重要载体,把更多武术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之中,扩大武术在年轻一代中的接触面,使青少年在武术运动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的同时,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,让中华武术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。
以文化人,以武养德,滋养少年心。如今,课间追逐打闹的身影变成了互相切磋拳法的场景,青春与武术相遇,活力与文化共舞,传统文化正以青春的姿态书写新的传承篇章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9955260606 13965271177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603516977@qq.com。
相关阅读
- 以赛促练,赋能全民健康 广丰区第二届“体彩杯”武术套路比赛圆满落幕
- 全运会武术散打资格赛保定开战 河南散打队斩获双种子席位剑指决赛
- 合肥市天水路小学举办第二届“武韵童心 向美而行”体育节暨武术比赛开幕式
- 《中华武术传承网》走访著名武术家武世俊先生,就武术传承发展深入交流
- 《中华武术传承网》走进新疆策勒 参加“昆仑山武林大会”启动仪式
- 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——2025年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大联动怀远分会场活动
- 海口首届中小学生武术比赛开幕
- 北京经开区2025年度首场公益武术课程
- 武术公益行 助力少儿健康成长
- 八极拳两代传人:从“武术之乡”沧州走向世界
- 2025年重庆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开幕
- 怀远县健身气功协会举办“五禽戏”培训活动